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张怀
领域: 人力资源 
地点: 广东 广州
签名: 张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398
  • 博客访问:4807636

专家文章

张怀教授:也说标准课程与定制课程的前途 2009-01-01

标签:

张怀教授:也说标准课程与定制课程的前途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1262321267    在培训界,一直都有关于是通用标准课程好呢,还是定制课程好呢的争论,我们同样注意到,培训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往往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同一个烦恼,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兼顾个性化与规模化?。
  前不久,在《人力资源》杂志上我看到某大型公开课程供应商负责人的文章,他认为培训产业化的瓶颈是过分依赖天价培训师,培训产业化的出路是实现培训教材与师资的分离,这就要求培训公司有能力独立研发教材、培养师资,保证培训质量、降低师资成本,与此同时让利于企业。在此基础上培训产业可以走向联合,做大做强。
    该负责人还打了一个比喻,说培训产业有点类似零售产业。我想,那一定是低成本生产—低成本批发—低成本销售,他还宣称理论上讲9999元可以提供一个企业一年的课程消费,主要是公开课与网上课程。
可以看出,该机构能够以很低价格的销售课程,我相信他一定下了很多功夫,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我无意去评说该模式是否得当,是否真的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不过,我相信该机构如果真的在产品研发与教师培养上下的功夫够的话,是有可能在“大宗服务市场”获得相对比较多的市场份额度的。
    恰好在前一段时间,我同样在《人力资源》杂志发表了《2008-2010年管理培训市场6大趋势分析》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参阅《人力资源》总第269期2008.2上半月培训业生存突围栏目),曾就类似情况发表了一定的看法,那就是有实力的大型公开课与精细化深度经营的行业内训并行的时代开始了。公平而论,该机构的做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不过,他在尝试的更多是关注培训课程的通用化问题,着力点有点类似举办职业培训大学,教材是通用的,老师也是依据通用教材讲课,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知识类的课程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可复制化程度高,但对需求变化多端、讲师要求具有深厚的从业经验的内训市场是否适应需要继续观察,就我个人的判断而言,恐怕是不太合适的。
    有一种可以预见的结论,那就是标准课程将占据人多、普及型、价格敏感型的低端培训市场,而非标课程缘于它必须立足行业或企业特殊需要,按顾问式培训流程,老师要具有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卓越的经验支撑,实现定制化的培训课程与优势师资结合将继续占据中高端的内训市场。
    就我个人态度而言,我不赞同某些培训机构盲目跟风,在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前提下以非常低的课程价格,与此相适应,用很不成熟的老师去讲授课程、服务市场,这样只能导致自己机构的声誉受损,同时伤害培训产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培训产品与普通的实业与贸易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社会在不断变迁、但靠教材的“独立”是很难支撑到行业的更大发展的。
    同时就我个人而言,觉得一个培训师,应该自觉体认一个事实就是,培训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服务及回馈社会的职业,培训机构与培训老师应该实现长期的合作双赢的关系,共同致力于服务好政府或企业客户,在课程价格方面尽量公平合理,不主张片面索要高价,以明星自居,今天一个价,明天又一个价,越来越高,让培训机构感觉没有空间,导致合作短期化,这既不利于促进行业的繁荣、也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这样的事例已经不少,希望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本文仅就一种现象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无意批评任何机构与任何个人,特此申明,欢迎批评指正。
备注:张怀老师授课视频http://you.video.sina.com.cn/b/16865155-1262321267.html

类别:人力资源 |   浏览数(5107)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